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动态正文

文化穷人被批”冲上热搜,打工人怎么又被骂了?

2023-08-10 06:03:43 第一心理

2022年秋,打工人再次被“骂”上了热搜,而整个事件的开端源自于一个网络博主的一条视频,在视频的标题上醒目的写着“可怕的电子奶瓶”,

当打开视频后扑面而来的满是 “文化穷人” 的字眼,印象深刻,如同铁钉一般深深的扎在了我们绝大部分人的身上,


(资料图)

一时间或是央视人民日报等一众官媒纷纷跟文批判,又或是网络自媒体人的转发附和,

就这样打工人成了吃着“电子奶瓶”的“文化穷人”,再次被推到舆论高高举起,沦为众矢之的。

为什么打工人会被如此贴上标签呢?其原因在于 中国2022年 的人均读书量以 4.78本 远远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 日本人均 40本 ,法国 20本 ,韩国 11本。

尽管当下的物质基础相比以前有很大的好转,然而对于书籍的阅读量却没有多大的提升,而反观零碎毫无营养的短视频 无脑爽文 粗烂文章确是竞相开放,一股“百家开放繁荣”的姿态。

不论是茶余饭后的休闲时间还是等公交坐地铁上打工人们不是在刷视频就是在刷视频的路上,

其中据有关数据显示看视频时间占到人们使用手机总时间的 高达29.8%。

人们总是痴迷沉醉于其中不能自拔,视频一开简单碎片的信息便被送进了眼里。

一个上午便能读完从《三国》到《红楼》,甚至领悟爱因斯的相对论,顺便还能掌握几十道米其林大厨的顶级厨艺。

然而在关上手机的一秒后,脑子里却只剩下一片空白,就此这些互联网的视频文章被统一的打上了电子奶瓶的标签,而这些爱看网络视频文章的打工人则被打上来“文化穷人”的印记。

这些批评好像一切都顺理成章,毫无破绽,甚至是说的有理有据,但是自这些批评的诞生到现在的2023年,人们变得有更爱读书学习了吗?看的短视频更少了吗?

然而如此批评的现状却仍是毫无变化,甚至还在愈演愈烈更多的人加入其中,这难道真的是人们油盐不进,听不进这些好的建议?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早在那条批判的视频的评论区里就有人道出原因,道出了答案,

“ 如果我一天只上8个小时的班,能睡满8个小时觉,还有8个小时属于自己的时间,我一定会去看书学习 ”。

这个看似普通的要求却是无数的打工人梦寐以求的生活,早早的上班,烦累的一天工作,太阳都已落下,却迟迟不见回家的身影,疲惫的身躯,

紧绷的神经是多少打工人每天重复的模样,更别说再加上低廉的工资,打工人在一天之余有多少时间去看书?又有多少精力能够学习?

更或者还剩有多少意志来支撑打工人明天奔赴着?

这些“有理有据”的视频文章借着批评的外衣,总是高高站起在天上,对着备受劳动异化的打工人们狠狠的鞭打,

脱离现实的泛泛而谈,或许这会让一些未经社会的学生亦或是某些行业的所谓精英们,

骂的酣畅淋漓,心情通畅,而留给社会的或是打工人的却没有多大的用处,反而是打工人忙累一天之后又或是假期时,看视频娱乐放松之余不时想起这些标签还会倍感愧疚。

每当一个现象或是问题在某一个群体身上出现时,显然不能如此简单的应对,尽管在群体心理理论中,群体的精神是趋向于统一的,成员的理性化中个性部分会被消除。

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个群体性的问题现象只有一个病因,就像是温勒群体团体动力理论一般:群体是一个系统,群体特征并不等于群体中个体的简单相加。

此外,这些批判的话语声下之所以能有很高的热度和议论点,还有个原因既是,仍然不少的观众对这些观点表示认同,

打开评论区后,人们总会看到许多人留下了忏悔愧疚的言语,

而之所以这些人并察觉到这些明显的错误,其根本原因在于群体下的社会无意识中,诸多群体成员对于属于社会责任部分的默认选择了压制,

以至于群体其他很多成员并未意识到除开自身以外还有其他原因。

而之所以看了视频以及评论后人们会普遍出现反思和内疚,很大程度上在于社会促进的他人在场的行动过程中产生了社会促进作用,

另外在打开评论区的那一刻就已然开始了一整套的群体心理刺激链接:

情绪的激发-情绪的传递-建议的接受, 其中最明显的是去 个性化 和 从众现象 ,最简单的表现既是 认同附和 绝大部分的高赞的评论。

总而言之,尽管 “电子奶瓶”“ 文化穷人”的标签是不合理的批判,而且它不应该简单粗暴去给一个群体贴上标签。

但我们同样不能否认这个在这个互联网时代下有太多的碎片化,无用化的信息挤兑着我们原本的生活,

我们确实需要去注意,同时我们更要擦亮心灵的眼睛来看待这个社会,以及学会用一颗开放的心态去体验我们的生活。

关键词: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动态

关注